人做不出像昆蟲一樣機密的機器於是利用外加的電極來控制那些小生物! 這樣的技術最難的就是知道到底什麼神經是控制肌肉運動的地方還有怎麼做出小的連接介面. 還好用昆蟲做實驗的好處就是有源源不絕的昆蟲來讓科學家失敗 :) 這研究一方面是希望了解神經肌肉的運作, 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有被人類完全控制的動物...不管被用來做好事壞事...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被電極附身的昆蟲們
標籤:
生物,
神經認知,
機械數控,
應用科技
Related Posts:
- 飛行像素! Flying pixels - 2010-04-01
- 球狀超音波馬達! Spherical Ultrasonic Motor - 2010-03-31
- 蚱蜢機器人! Grasshopper robot sets hopping record - 2010-03-16
- 壽司機器手臂-空氣壓力肌肉! Sushi Robot and Patisserie Robot - 2010-03-08
- 自我調適機器人! Adapting robot - 2010-02-28
- 機器人: 來 給你面紙! Tissue Distribution Robot - 2010-02-19
- 無人駕駛越野車! Stanfords Robotic Audi Pikes Peak TTS Shelly - 2010-02-17
- GM NASA 機器人! GM and NASA Robonaut2 - 2010-02-16
- 六腳機器人! Intel Hexapod: 3D Balance Gestures - 2010-02-14
- 仿魚潛水艇! Knifefish sub - 2010-02-09
- 打麵揉麵機器人! Noodle Robot - 2010-02-02
- 3D 列印機! 3D printing with the VersaUV LEC-300 - 2010-01-2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www.daito.ws
台中國美館 急凍醫世代展覽內容 用於群體臉部控制
臉部表情的顯示、製造與複製 (2008)
真鍋大度
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於和我共同研發儀器的同僚光岡先生所提出的構想:「也許我們可以藉著將電子訊號從電腦傳達到臉來假裝微笑,但絕對沒有人能夠絲毫不帶情緒地就發出真誠的微笑。」另一個影響本作品至鉅的是法國學神經學者杜克奈博士從奧地利藝術家斯德拉克的作品「偵測的身體」所得出的概念:「人肉機器」。我以這類的思考為起點,開始進行肌電訊號感測器與低頻脈動產生器的實驗,目的在於將某一張臉上的表情複製到另一張臉上。這項實驗的結果便是這一部顯示臉部表情的錄影;其內容正是「電流刺激臉部肌肉實驗」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