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我長這樣喔 - 錐體神經細胞 Pyramidal Neuron

大腦的皮層有很多層跟不同的細胞, 錐體細胞是大腦跟海馬迴主要的興奮性神經元, 可以把大腦表層的資訊傳給內部. 很多人都在書上看過神經元 (神經細胞) 但是真實的細胞到底是長什麼樣的呢? 利用螢光跟雷射掃描顯微鏡, 真相就出現嘍!

相關學術文獻

1 則留言:

scimage 提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5%9E%E7%B6%93%E5%85%83

神經元(neuron),又名神經細胞(nerve cell),是神經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單位之一(佔了神經系統約10%,其他大部分由膠狀細胞所構成)。

雖然神經元形態與功能多種多樣,但結構上大致都可分成胞體(cell body, or soma)和突起(neurite)兩部分. 突起又分樹突(dendrite)和軸突(axon)兩種。軸突往往很長,由細胞的軸丘(axon hillock)分出,其直徑均勻,開始一段稱為始段,離開細胞體若干距離後始獲得髓鞘,成為神經纖維。習慣上把神經纖維分為有髓纖維與無髓纖維兩種,實際上所謂無髓纖維也有一薄層髓鞘,並非完全無髓鞘。 胞體的大小差異很大,小的直徑僅5~6μm,大的可達100μm以上。突起的形態、數量和長短也很不相同。樹突多呈樹狀分支,它可接受刺激並將衝動傳向胞體;軸突呈細索狀,末端常有分支,稱軸突終末(axon terminal),軸突將衝動從胞體傳向終末。通常一個神經元有一個至多個樹突,但軸突只有一條。神經元的胞體越大,其軸突越長。 不論是何種神經元,皆可分成:接收區(receptive zone)、觸發區(trigger zone)、傳導區(conducting zone),和輸出區(output zone)。 接收區(receptive zone):為樹突到胞體的部份(偽單極神經元為接受器的部份),會有電位的變化,為階梯性的生電(Graded electrogenesis)。所謂階梯性是指樹突接受(接受器)不同來源的突觸,如果接收的來源越多,對胞體膜電位的影響越大,反之。而接受的訊息在胞體內整合。 觸發區(trigger zone):在胞體整合的電位,決定是否產生神經衝動的起始點。位於軸突和胞體交接的地方。也就是軸丘(axon hillock)的部份。 傳導區(conducting zone):為軸突的部份,當產生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時,傳導區能遵守全有全無的定律(all or none)來傳導神經衝動。 輸出區(output zone):神經衝動的目的就是要讓神經末梢的化學物質釋出(神經傳遞物質),才能支配下一個接受的細胞(神經元、肌肉細胞或是腺體細胞),此稱為突觸傳遞。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