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學過水除了三態之外, 當溫度跟壓力夠高的時候, 會變成所謂的超臨界流體, 也就是氣相跟液相的的差異消失了,變成一種像水又像氣體的流體. 水的這種狀態以往只有在實驗室條件能製造出來, 現在科學家發現, 這種超臨界水在自然的環境也存在. 科學家利用遠端控制的海底探測船在巴西外海海底三公里的地方發現這海底火山. 影片中冒出的黑色像煙的東西就是混合了很多物質的超臨界水, 因海底火山的位置很深, 水溫可高達400度. 另外其實科學家也在這發現了很多特別的生物, 這種異常的海底火山環境裡的生物或許隱藏著更多生命的秘密喲!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自然界的超臨界流體! Hottest water on Earth discovered
標籤:
生態環境,
地球科學,
物理,
軟物質
Related Posts:
- 單細胞3D運動力學! Cell forces in 3D - 2010-12-23
- 海豚的超強肌力! doplin power - 2010-12-21
- 反射式膽固醇液晶電子紙! Color E-paper - 2010-11-18
- 星際大戰裡的技術-動態全像3D! Hologram 3D Star Wars - 2010-11-08
- 變色分子共晶-用光來作功! Converts Light into Mechanical Work - 2010-10-11
- 噴出來的超合身衣! Spray-on clothing - 2010-09-18
- 光彈立體觸控螢幕! Soft touch-panel using LCD and photoelasticity - 2010-09-07
- 新一代生物材質人工角膜! Biosynthetic cornea - 2010-09-06
- 自己折起來的薄膜! Plastic sheets perform auto-origami - 2010-09-01
- 植入型智慧螢光粒子! Implantable blood sugar sensor - 2010-08-07
- 微流道製作微脂體! liposome vesicles budding off in a flows budding off in a flow - 2010-07-12
- 轉一下換個顏色! Rotating photonic crystals - 2010-06-2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則留言: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B6%85%E8%87%A8%E7%95%8C%E6%B5%81%E9%AB%94
超臨界流體(supercritical fluid, SF)是一種物質狀態,當物質在超過臨界溫度及臨界壓力以上,氣體與液體的性質會趨近於類似,最後會達成一個均勻相(homogenous)之流體現象。 超臨界流體類似氣體具有可壓縮性,而且又兼具有類似液體的流動性,密度一般都介於0.1到1.0g/ml之間。由於其具有液體般的溶解能力,故超臨界流體可定義為具有可控制溶解能力的沉重氣體,或是一種液體,氣體無法區分的物質狀態。
Yafen Chaung:
這是海底熱泉(一般稱黑煙囪),那個黑煙囪的黑色應該是熱水碰到冷海水,瞬間冷卻造成流體裡硫化物快速沉澱,以致於造成噴水口噴出黑色的物質,其實裡面應該是同時有固液氣相三相物質存在。水的臨界溫度攝氏374度,臨界壓力 218 atm,一般深海熱泉常見位於中洋脊兩翼上,洋脊深度約2500~3000m,所以可以預期深海熱泉的壓力可達 200 atm 以上,又由於該地屬地熱活躍區域(active geothermal system) 通常溫度都很高,所以要達到超流體的條件相當容易。至於水的來源,就是海水灌入洋脊兩翼深入地底的裂隙(或斷層),再經由地溫梯度加熱後上湧形成所謂的黑煙囪。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