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眼外水晶體- 電子變焦眼鏡! Pixel Optics

標籤:
光學技術,
物理,
軟物質
Related Posts:
- 鯊魚跟魚群的生存之舞-逃命波! School of Fish - 2011-01-16
- 人體飛行之夢 -飛行裝! Wingsuit Basejumping - 2011-01-14
- 2010 物理類 Scimage獎最佳影片:蜥蜴水上飄! Jesus Christ Lizard - 2011-01-11
- 熱冰塑 ! How to make Hot Ice - 2011-01-08
- 隨共振聲音跳舞的沙-克拉尼圖形 Sand Vibration Patterns - Chladni Plate - 2011-01-02
- 2010創意科技類 Scimage銅牌獎 水火箭人 ! JetLev - 2011-01-01
- 不可預測的運動-三體複擺! Chaotic 1,2 pendulum - 2010-12-30
- 水珠的神秘彈跳! Invisible Worlds in the Water - 2010-12-15
- 科學的不確定性-理查•費曼 - 2010-12-11
- 不結冰珠的表面! Design of Ice-free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 2010-12-07
- 分子魔鬼沾果凍! Molecular velcro polymers recognise each other and stick - 2010-12-01
- 生物群流體-螞蟻大軍! Ants mimic liquids - 2010-11-29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則留言:
http://zh.wikipedia.org/zh-hk/%E8%8F%B2%E6%B6%85%E8%80%B3%E9%80%8F%E9%8F%A1
菲涅耳透鏡(Fresnel len),又稱螺紋透鏡,是由法國物理學家奧古斯丁·簡·菲涅耳所發明的一種透鏡。此設計原來被應用於燈塔,這個設計可以建造更大孔徑的透鏡,其特點是焦距短,且比一般的透鏡的材料用量更少、重量與體積更小。和早期的透鏡相比,菲涅耳透鏡更薄,因此可以傳遞更多的光,使得燈塔即使距離相當遠仍可看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0%A7%E5%8C%96%E9%93%9F%E9%94%A1
氧化銦錫 (ITO,或者摻錫氧化銦)是一種銦(III族)氧化物 (In2O3) and 錫(IV族)氧化物 (SnO2)的混合物,通常質量比為90% In2O3,10% SnO2。它在薄膜狀時,為透明無色。在塊狀態時,它呈黃偏灰色。
氧化銦錫主要的特性是其電學傳導和光學透明的組合。然而,薄膜沉積中需要作出妥協,因為高濃度電荷載流子將會增加材料的電導率,但會降低它的透明度。
氧化銦錫薄膜最通常是用電子束蒸發、物理氣相沉積、或者一些濺射沉積技術的方法沉積到表面。
因為銦的價格高昂和供應受限、ITO層的脆弱和柔韌性的缺乏、以及昂貴的層沉積要求真空,其它取代物正被設法尋找。碳奈米管導電鍍膜是一種有前景的替代品。這類鍍膜正在被Eikos發展成為廉價、力學上更為健壯的ITO替代品。PEDOT和PEDOT:PSS已經被愛克發和H.C. Starck製造出來.PEDOT:PSS層已經進入應用階段(但它也有當暴露與紫外輻射下時它會降解以及一些其他的缺點)。別的可能性包括諸如鋁-參雜的鋅氧化物。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