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上如果能夠防止在醫院的細菌感染可以幫助很多免疫不好的病人. 現在一般的抗菌方式不外乎是利用殺菌藥品處理表面, 使用可自動釋放藥品的表面, 或是利用表面的奈米顆粒的催化性質殺死在上面的細菌. 這影片介紹利用仿鯊魚的表面而做的表面貼紙. 因為鯊魚皮膚表面有很多特殊花紋的微結構, 這些微結構會使得細菌很難附著, 因為難附著, 產生生物膜的機制也會被抑制. 只要把有這種這種微結構的貼紙貼在不同人容易觸摸的地方, 像是把手或是水龍頭, 就可以減少人間經由共同觸摸而傳播的細菌. 這樣的科技或許還能用在其他像是水管這種有生物膜危害的地方. 另一方面, 也許不同的還生物發展出更多種的表面在做更多事情, 就等科學家去發現了.
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鯊魚的表面跟感染防治! Surface Technology Designed to Prevent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s
標籤:
生技醫療,
生物,
奈米科技
Related Posts:
- 新一代生物材質人工角膜! Biosynthetic cornea - 2010-09-06
- 小蘚苔大功效! COOL MOSS - 2010-08-23
- 用聲音來看! Seeing with sound - 2010-08-18
- 食物與血管新生: 癌症與肥胖的發現! William Li: Can we eat to starve cancer? - 2010-08-17
- 人工生命的發展過程! Craig Venter unveils "synthetic life" - 2010-08-16
- 植入型智慧螢光粒子! Implantable blood sugar sensor - 2010-08-07
- 超高解析度CT電腦斷層掃描重建! HD CT Scanner Spots Flaws Before Heart Attacks - 2010-07-27
- 生物關節修復! Kevin Stone: The bio-future of joint replacement - 2010-07-24
- 聰明醫學繃帶! Smart bandage - 2010-07-20
- 用RNAi分解基因網路! RNAi in mouse Skin deep - 2010-07-15
- 微流道製作微脂體! liposome vesicles budding off in a flows budding off in a flow - 2010-07-12
- 體內血糖計! RFID Tags Used Check Blood Sugar - 2010-06-1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4%9F%E7%89%A9%E8%96%84%E8%86%9C
生物薄膜(biofilm),又譯作生物膜,是一些微生物細胞由自身產生的多聚物基質(主要爲多糖)所包圍而形成,且附著在浸有液體的惰性或生物表面的,具有結構的群落。
生物膜在醫學、工業和生態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醫學中,人類大約65%的細菌性疾病有生物膜參與。如在口腔中,牙齒表面的生物膜可形成牙菌斑、齲齒和牙齦感染。生物膜也可導致器官移植後(如心臟起搏器)的感染。空調中的退伍軍人菌(Legionella pneumoniae) 形成生物膜可導致退伍軍人病。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在肺部感染的形成囊性纖維變性、肺結核、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和大約25%的腎結石也是由生物膜造成的。
輸油管道中形成的生物膜會嚴重影響管道輸送能力。
張貼留言